第(2/3)页 这条凌晨一点前一直被置顶的帖子,主标题是,副标题是“马强和牛尔的本色表演给音乐学院的浮夸风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帖子先概要地评述了马强演奏的这首曲子与曾潜演奏的曲子的优劣。在充分肯定马强演奏的这首曲子本身,相对于曾潜的那首曲子就已经占了绝对的上风之后,话锋一转,指出一首曲子的优劣,“早在作曲家定稿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尘埃落定……” 楼主说,他发这篇帖子的目的,并非是要评价两首小提琴曲子的优劣,他要说的是,马强和牛尔的演奏风格,几乎让整个音乐学院的师生们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都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之力……也给音乐学院已经盛行多年的演奏浮夸风,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马强的演奏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变化幅度,都让人觉得原本就应该是那样的……他的整个人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了他演奏的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意境之中……他的每一次表情变化或者肢体语言的变化,无一不是和曲子浑然一体……” “马强作为小提琴的独奏者,有这般上佳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人称奇,给他钢琴伴奏的牛尔,则更加令人赞叹不已……” “关于牛尔的钢琴演奏风格,如果拿郎亮的钢琴独奏对比着来说,可能更加有说服力一些……” 随后这篇帖子逐一列举了郎亮在钢琴独奏时的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各种夸张的肢体语言……这位楼主竟然还把这些表情和肢体语言出现的时间,以及当时音乐表达的旋律,都一一对照着列举了出来。 显然发这条帖子的人,也是一个音乐的行家里手。 列举完了郎亮,又一一列举了牛尔在做钢琴伴奏时的演奏风格。 帖子在最后说,“马强和牛尔都不是专业学音乐的学生,然而他俩以朴实无华的演奏风格,以形神与音乐完全融为一体的沉浸式演奏,给整个音乐学院都上了一堂严肃的演奏风格教育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评委们也做出了最正确的评判……马强战胜了曾潜,获得了新秀出场的资格……” “然而笔者更加在意的是,牛尔作为一名钢琴伴奏,他的演奏风格,是否也值得一些钢琴演奏者深思……” “马强和牛尔的演奏,对那些一味夸张而浮躁的演奏者们,无疑就是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醒醒吧,那些不以为丑,反以为荣,还无时不在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sb们!” 这条长长的帖子后面,跟帖几乎就是异口同声地支持楼主的观点。有些键盘侠甚至直接指名道姓地开骂,把郎亮骂的是一无是处。 然而徐书随后指给马强看的,就是凌晨近一点时发的一张帖子。这张帖子发出不到一个小时就取代了原来那张帖子的置顶位置。 帖子的标题是“朗教授带着儿子郎亮要回乡下养猪了” 郎教授就是郎亮的爸爸。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表演专业的教授,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妥妥的大师级人物。 马强给牛尔信息中提到的,就是这篇帖子的主要内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