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 从此以后,大乾的疆土将会更加广阔。 所以,岳红翎打算把这一场大战打的漂亮一些。 至于怎么打。 她已经有了一个万全之策。 …… 且不提千里之外岳红翎如何算计忽必烈的万户伯颜,只说朔州城内,监国太子萧奕这边,虽然没有继续亲征,而是让岳红翎、韩世重、辛弃疾、狄青、苏烈、王禀、张世杰七位将领分别带兵北上,但接因为近年关了,依然忙的不可开交。 首先,军议还是要参加的,纸上谈兵还是要来的。 比如岳红翎和韩世忠出关,这一路往北,临近了鄂尔多,遇上了忽必烈的万户,那遇上之后,要如何? 是直接扑上去,还是说,要等一等援军? 萧奕有言,将在外,一切都要以战场的情况来灵活调度,不可能要等着中枢这边相处了对策,再去排兵布阵,这一来一回,早就贻误了战机。 但是,也不能因为如此,中枢这边就不管不顾了。 因为所有的关于蒙元那边的消息,都会传到中枢这边,也因此,中枢这边是得到消息最早也是最全的一个。 所以说,纸上谈兵还是需要的,推演一番,再把最好的结果送到各个主帅手中。 怎么说,那是最佳路线、最佳策略,以及第一手的消息啊。 又比如,大同关那边,辽王已经出兵攻打被蒙元占据了的安北都护府。 又比如,辛弃疾和狄青先后出兵,兵力多少、情况如何、这些,都是要互通有无的。 其次,除了军议,太子萧奕这几日还不停地抚慰军中伤兵。 朔州距离盐州比较近,那边需要派遣大臣去安抚,去照顾伤员,保证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 朔州城内有着两万余伤兵呢,轻伤的,已经开始整装待发,运送物资到达前线,然后参战。 重伤的,也已经得到了救治,正在养伤,等到养好了伤,自然是带着一份荣誉回到北衙禁军、南衙禁军的军衙,得到兵部和军衙两个官署的安置。 譬如说,还有战斗力的伤兵,那自然是直接成为了衙役,也就是不良人,后来也有一个称呼,叫做铺头。 不良人的职责就是地方上的追缉,什么江洋大盗、什么杀人凶手之类。 也有进入锦衣卫的,那自然是战斗力不俗,能力也比较强的人。 还有一些,失去了战斗力的伤兵,比如缺胳膊断腿的,会到地方上,当一个狱卒,又或者是济民院的护院。 这济民院也是随着国医馆一起建立起来的一个惠民之地,专门收容孤儿、遗弃的婴儿的。 除了日常处理政务,批阅奏折,还要去看望好几个地方的伤兵之外。 还有一个就是体察民情,最重要的自然是河东道北地、安西都护府东北之地等,远离于大乾皇都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边关之所。 种种行径,不一而足。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全程都是在好几个近臣、侍卫,以及许多擅长写故事的国子监大学士、弘文馆大学士的瞩目下完成的……他走哪儿都带着几千人。 只能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个是自身的安全保障,东宫卫率已经随着辛弃疾出征,现在留下来的人,其实是一部分伤兵,伤的不重,很快就痊愈了的那种。 暂时被收编,加入到东宫卫率之中,随行护卫。 这就要有八百人左右。 萧奕本身自然是天下无敌手的存在了,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其次,自然是随行的官员了,这近臣们也要带着管事儿和仆人随行照顾吧。 然后就是那些大学士们,还有一些是民兵、辅兵,安营扎寨等也需要他们来,毕竟这也是他们拿手绝活儿。 这一番忙活,就是十几天过去了。 时间也就来到了贞元二十五年的腊月二十九。 再过一天。 就是年关,也就是贞元二十六年。 回到了朔州城,望着白茫茫的一片大地。 萧奕轻声道:“要打败仗了。” 第(3/3)页